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1-11 张晓欢 中经文化产业

中经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是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和多种产业的融合性及我国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产业主体多元性和发展形态多样性。当前,我国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存在着内涵混乱、融合层次低和产业体系概念化、庸俗化、同质化等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针对文化创意产业支撑体系构建难的核心问题,选择具有产品规模化的文化资源来谋划特色小镇,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侧服务供给,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在分类引导的前提下注重核心产业运营体系的情景打造。



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与融合发展的功能,也发挥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类文化创意特色小镇异彩纷呈,并表现出了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在核心产业支撑、发展层级、发展路径等方面也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


为此,我们跟随文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部门相关领导、专家针对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研,旨在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为相关政府、企业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文化创意类小镇是我国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与多种产业的融合性和我国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的产业主体多元性和发展形态多样性。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的支撑产业既可以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对接多种转型升级产业,还可以对接各类历史经典产业和文化旅游业。


数字创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特色小镇新兴产业方向


数字创意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生的一种新业态,如VR、游戏、网络影视、动漫和在线教育等,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成为与新兴技术、生物、高端制造和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兴支柱之一。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因此,打造数字文化创意类产业小镇符合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支持的数字创意产业主要是指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数字文化创意软件、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新型媒体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等五大重点方向。上述数字创意产 39 37044 39 14689 0 0 5205 0 0:00:07 0:00:02 0:00:05 5205是基于国内外重大信息技术突破和文化需求而产生的新业态,强调的是重大技术突破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单纯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不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强的行业黏合性,适合打造多种类型的文化创意特色小镇


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具有较强的行业黏合性和渗透性,具有打造多种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潜力。《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数字内容产业、城乡设计、旅游发展、特色农业、体育产业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从而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基于此,对照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系列的特色小镇。比如,


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家居打造出创意科技小镇、创意材料小镇、创意家居小镇等;


围绕数字内容产业打造动漫小镇、影视小镇、传媒小镇等;


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打造一系列历史文化体验小镇;


围绕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化旅游小镇;


围绕特色农业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打造创意农业小镇;


围绕体育产业打造体育文化休闲小镇;


围绕各类相对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文化艺术资源打造各类文创小镇和艺术小镇。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为打造历史文化类特色小镇提供了难得的优质资源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为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提供了难得的优质文化素材和产业资源。比如可以基于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聚集的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历史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域特色型等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围绕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各类神话传说小镇、戏曲小镇、美食小镇、中医康养小镇及各类具有较强观赏性、艺术性或生活性的手工艺品小镇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打造出相应的特色小镇,只有那些地理位置较好、资源独特、市场前景较好的文化遗产才有机会打造出相应的特色小镇。也就是说,只有当文化遗产可以转换成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时,才能打造出相应的产业体系,才有机会走上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如江苏宜兴市紫砂壶特色小镇、四川泸州老窖酒文化小镇、安徽黄山市屯溪黎阳古镇、贵阳时光贵州小镇等均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安徽黄山市屯溪黎阳古镇



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小镇建设的结合,为推进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重要切入口,并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内涵不清、融合层次低和产业体系概念化、庸俗化、同质化等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一些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不能作为特色小镇的支撑产业。


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不清楚,造成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内涵混乱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有多种角度进行理解,有的理解为版权产业,有的理解为创意和注意力经济,有的理解为文化资源的经济性挖掘。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和具体体现。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主要区别就是其生产要素的差别,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创意、文化符号、文化故事等非物质性要素,这与需要钢铁、水泥、各种原材料等物质性生产要素的其他产业具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消费品和服务有可能需要附着于某一物体上,从而具有一定的形态,这给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内涵带来了较大误解。比如,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涵盖的类别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九类。这九大类可以分为文化内容、文化制造、文化服务三类,但最核心的是文化内容的生产,这是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要义。倘若偏离了这个核心,就容易形成“万金油”式的文化创意产业。


因此,当我们设计一个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时候,如果没有文化内容生产的核心产业,只具有文化内容的渠道产业、附着物(文化用品、出版物等)和没有核心价值吸引力的文化器物或物品展示,那就较难形成以文化内容、文化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的产业集群。比如,有些所谓的文化出版小镇,其产业主体是具有九年义务教育书籍出版权的垄断企业。有些所谓的文化创意服务小镇是原来即将倒闭或经营不善的软件产业园转化而来的。这不仅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相背离,也与特色小镇要求的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功能要求相背离。


文化创意与有些产业融合层次低,文化创意与高端新科技融合形成的特色小镇数量较少


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较为低端的就是文化旅游业,


中等层次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各种传统制造业、农业、体育等产业的融合,


较高层级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


当前,低层次的文化创意小镇较多,中高端的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较少,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镇存在巨大的运营风险。


其中,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数量最多的就是各类文化旅游小镇,是将文化创意融合概念最为滥用的典型代表。比如,


简单的自然风光观赏区就任意冠以某某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或特色小镇,


明明是贫困山区几间年久失修的民房就上升到某某古镇文化景区或特色小镇,


明明是随着时代发展已经被淘汰的失去生活和生产意义的粗糙工艺技术和产品就被冠以某某匠心传承创新体验区或特色小镇,


还有一些已经很少有人传唱也不具有现代文化休闲娱乐功能的地方戏被冠以某某戏曲体验区或特色小镇。


有些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由于缺乏相应文化产品流于概念化、庸俗化、同质化


历史文化特色小镇是历史文化资源与小镇功能相融合形成的产物。但由于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本质要求也存在误解,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小镇出现了概念化、庸俗化和同质化。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并没有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一些破旧的历史民居或街坊,并不具备所谓的历史文化传承功能,所谓的历史文化小镇仅仅是一个几乎无人相信的概念。


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小镇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是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一些没有产生过重大作用并被历史瞬间淘汰的生产、生活方式或负面历史典故,或者是通过展示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记忆来吸引不体恤百姓疾苦的游客一乐,这都背离了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和建设历史文化小镇的初衷,忘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尊严,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痛苦记忆的娱乐与残忍。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各类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的同质化和形式化。不少所谓的历史文化传统小镇事实上是披着古建的外衣,做着现代餐饮、住宿、酒吧的商业街区或综合体。一些历史文化小镇的文化产品是从遥远的工厂批发的机械批量生产的现代仿制工艺品,对当地的历史经典产业如陶瓷、酿酒、雕刻、刺绣、绘画等产生了致命的打击。一些历史文化小镇的文化产品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是已经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格格不入。一些非遗传承人工作、生活也很艰苦,收入微薄,无徒可带,但仍寄希望于所谓的特色小镇“风口”,这都是不足取的。

完善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我们应针对文化创意产业支撑体系构建难的核心问题,选择具有产品规模化的文化资源来谋划特色小镇,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侧服务供给,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在分类引导前提下注重核心产业运营情景的打造。


产业是特色小镇赖以发展的基础,要选择具有产品规模化的文化资源谋划特色小镇


首先,我们在设计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时候,要至少坚持具有文化创意内容生产和具有形成产业集群潜力两个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偏离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而形成某种低附加值的文化制造类产品园区,难以形成文化经济效益和聚集效益的文化服务业片区。


其次,选择产业前景广阔的文化遗产打造特色小镇,探索文化遗产产业化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特色小镇为抓手,大力促进产业前景好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焕发文化遗产的活力。以文化遗产为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的优势,发挥文化遗产的品牌吸引力和人群吸引效应,打造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的新型载体和发展经验。


▲乌镇


第三,对于只具备“点缀”功能的文化符号和印记,不建议肆意发挥和任意挖掘所谓的文化内涵,应该将这些优秀文化题材融入特色小镇建设中,而不是随意拿出一个符号就生搬硬套设计出一个所谓的文化特色小镇。比如,可以通过将原住民生活空间融入小镇历史文化旅游体验线路和小镇肌理风貌中,以增强小镇历史人文生态观感。也可以将历史经典特色元素和符号融入城镇标识和文化生态景观设计当中,以增强小镇的文化体验和品牌推广的独特性。


人才是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首先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侧服务供给


首先,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要搭建创意人才培育平台。创意人才梯队建设应当成为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的核心任务来做,因为这是特色小镇产业体系赖以构建的根基。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办学的手段培养人才,也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师承制度”培养相关专业文化人才接班人。


其次,对创意人才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具有包容性,创造创意人才交流学习机会。创意人才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其独特性,在起居习惯、服饰搭配、语言方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要理解包容不同创意人才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可强制化要求。同时,要积极搭建小镇创意人才的公益性交流平台,形成良好的人才交流氛围。


三是兼顾原住民生活方式和现代创意人才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要求。不能仅为保留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而忽视了创意人才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也不能只顾创意人才的现代生活方式而破坏了原住民的生活文化特色。避免传统街巷变成只有建筑和商铺的“空心”遗址。应在保留原住民生活风貌、建筑风貌的同时,完善道路、消防、给排水等现代基础设施,改善本地传承人生产生活空间的同时,吸引外来创意人才定居。


文化创意类产业具有范围经济广的特征,要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首先,文化创意类产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范围经济特征,应适当促进多样化文化资源集聚,为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优秀中华文化灵魂。可以在不破坏文化遗产本身的前提下,适当促进同类或互补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集聚。比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博物馆旁边集聚了爱迪生等科学巨匠的实验室、火车和马车运输等传统运输方式、飞机诞生、蒸汽机实验等有关科学发现、发明的场景,并通过人物表演再现这些科学家的工作、生活故事,打造了体验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和旅游场所,使汽车博物馆周边俨然成了一个科学文化旅游小镇。


其次,积极提升汇聚多元文化产业集群的要素支撑。一是充分利用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小镇的政策叠加效应。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的协同效应,将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做实。文化创意自身的产业前景并不乐观,必须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才能增加其衍生产品的现代性、体验性和娱乐性。而高科技的应用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更需要通过多种金融手段融来需要的资金。


第三,对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的产业扶持应适当倾斜。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果全部按照市场规律,只能被迅速淘汰,大大加快部分文化遗产的流逝速度。因此,应当对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根据实际情况保持一定的“文化例外”原则,给予在土地、税收、租金、担保、交易等方面的特殊支持,当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的产业要素支撑政策。


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建设要分类引导,并注重核心产业运营情景打造


首先,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文化科技融合类、文化旅游类、文化遗产类,分别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对待以数字文化科技为代表的文化科技融合类,要大胆创新、大胆突破,按照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打造小镇产业支撑体系。


对待文化旅游类,要精心打造小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支撑系统。


对待文化遗产保护类,要有“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意识,不可盲目进行破坏性市场开发。



其次,挖潜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文化价值,放大特殊文化符号或文化吸引物的吸引效应,促进文化创意人才、客流、资金流的聚集。我国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可以轻松组建多种主题的文化主题园区,可以强调某种独特文化符号的“虹吸效应”和“锁定效应”,也可以打造“具体而微之”的城市文化印象综合体,从而打造集观赏性、体验性、娱乐性、生产性和生活性为一体的文化创意特色小镇。


第三,要注重文脉与小镇肌理风貌和生活风貌的协调融合。


一是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充分彰显优秀中华文化与自然、社会的融合之美。


二是将优秀中华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情景进行融合,不可以将两者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要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焕发优秀中华文化的当代和未来生命力。


三是形成具有一定游学价值的文化旅游路线,将文化创意、生活方式和休闲体验充分融合。四是要高度警惕将优秀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要保留优秀中华文化的本真价值。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 多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数字创意为何频频被遗忘

● 魏鹏举:"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国务院调整自贸区有关法规文件 5项涉文化产业

● 北京出台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



主编:成琪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张晓欢

来源:国研网

编辑:邵希炜

投稿或合作邮箱:wenhua@ce.cn


微信公众号ID :cewenhu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